连云港市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港前四路东、陬山二路北斯尔邦石化现有厂区内
本项目概况:拟在斯尔邦石化现有厂区预留空地内,新建一套500吨/年TDI中试装置,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置改造或利旧。
TDI学名甲苯二异氰酸酯,化学式为C9H6N2O2,无色透明或微黄色的液体,是一种具有着强烈刺激性气体的有机物。TDI是聚氨酯树脂最重要的二异氰酸酯原料之一,和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同属于纯芳香族异氰酸酯原料。目前聚氨酯工业中常使用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原料以TDI、MDI和PAPI为主,其中,TDI下游应用领域最重要的包含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涂料、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胶黏剂铺装材料和塑胶田径运动跑道等。TDI的工业化制备主要为光气化反应,大概能分为五个步骤:①甲苯与硝酸反应生成二硝基甲苯(DNT);②DNT与氢气反应生成甲苯二胺(TDA);③一氧化碳和氯气反应生成光气;④经干燥处理过的TDA与光气反应生成TDI;⑤TDI产品提纯。DNT及TDA是最关键的TDI中间体。TDI是二异氰酸类化合物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它具有特殊气味,挥发性大,受到严格管理。根据相关规范条件要求,目前全国范围内严禁在气体不宜扩散的地区和城市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建设 MDI、TDI项目。TDI领域一向以生产技术复杂、装置投资大,进入门槛高著称。所以,普通玩家很难进入,也造成了行业都是些寡头在竞争。国内主要有万华化学、烟台巨力、沧州大化、甘肃银光、连石化工、上海巴斯夫等。国际上生产TDI的大公司有巴斯夫、科思创、陶氏等,全球厂家也就20家左右。
2022年9月7日上午,东方盛虹化工新材料项目开工仪式在连云港石化基地举行。该项目以新能源材料为主,规划建设70万吨/年EVA、PO/SM及多元醇、高端聚烯烃等项目。按照计划,盛虹化工新材料项目PO/SM项目计划2024年8月中交。
据悉,本次开工的PO/SM及多元醇项目,将综合利用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的乙烯、丙烯和苯做深加工,进一步生产聚醚多元醇(PPG)和聚合物多元醇(POP)产品,最终可将产业链延伸至聚氨酯领域。
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大量用来制造墙体保温材料(硬泡)、沙发等的填充物(软泡)、氨纶(化纤)、塑胶田径运动跑道(弹性体)、粘合剂、涂料等。
随着汽车、建筑、家具等行业的发展,未来聚氨酯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大。东方盛虹PO/SM装置的建成,也有望进一步弥补国产聚氨酯原材料供应缺口。
近年来,全世界内部分规模小、老旧、成本不具优势的装置已逐步淘汰或维持长期停车状态,全球产能已明显向我国厂商转移。其中,2023年2月,曾作为全球第一大TDI生厂商的巴斯夫已宣告将关闭其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30万吨TDI工厂(约占全球9.1%);近年来日本装置竞争力持续下降,日本东曹公司已宣布放弃经营TDI业务,计划从2023年4月起停止生产2.5万吨TDI产品;2023年3月底,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宣布计划于2025年7月前将其日本大牟田TDI工厂的产能由12万吨年产能减产到5万吨;近年来韩国装置也曾受到原料供应问题严峻、罢工造成物流供应链的混乱带来的影响,出现过阶段性减产或停车的情况。在近1-2年来海外装置供给出现明显停滞的背景下,万华化学在欧洲匈牙利的装置却持续保持高运转效率,生产及运营能力明显高于欧洲同行;同时,万华化学福建基地新增25万吨TDI装置规模化装置已于2023年5月底上线,逐步优化TDI产业布局。目前万华化学已由全球第三大供应商跃升为第一大供应商。截至2022年年底,全球TDI总体有效产能为328万吨,其中全球前三的巴斯夫、科思创、万华化学产能分别为84、81、65万吨;中国TDI有效产能约123万吨(约占全球37.5%)。另外,烟台巨力8万吨产能已停产,目前尚未重启;沧州大化在产产能15万吨且未来有扩建计划。
我国TDI出口地通常包括东南亚、南北美洲、西非、北欧等,我国出口量约占产量的30%。近年来,在全球新的供给格局及贸易格局下,我国TDI开工率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供应端整体展现出较为坚强的韧性,且成本、规模优势相较于海外装置更加显著。2018-2022年,我国分别对外出口TDI产品8.57、13.90、25.63、36.99、32.42万吨。2023年1-5月,我国共计出口TDI产品15.55万吨,同比继续增长11.3%,保持强劲,未来我国将持续承担起全球化供应的重任。
近10年来我国TDI消费量保持增长,TDI需求有望回归此前5.52%的年均上涨的速度。69%的TDI用于制备聚氨酯软泡,62%的聚氨酯软泡用来生产软体家具。经近数十年来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国软体家具产量迅速提升,现在已经成为软体家具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未来几年内,我国聚氨酯软泡、涂料、密封胶、弹性体等行业的需求增速有望维持在5.00%、8.59%、3.00%左右,TDI需求量年均增速将在5.52%左右。2020-2022年,虽受地理政治学冲突、疫情持续扰动、下游终端消费减少、突发事件等影响,国内TDI需求表现低迷,全年需求增速没有到达预期,但后市随着经济活动逐步复苏,TDI需求有望回归此前(5.52%)的增速。